第(3/3)页 真的将这倭人使者接待起来之后,询问来意时却给柴绍整懵了。 这倭人使者并非是来刺探军情的——虽然使者本人一定不会明着说这种东西,但柴绍立刻就意识到了。因为这使者是来求和的! 一上来……或许因为东瀛这地方书籍比较少,所以使者也没有什么套话来说,吭哧吭哧一阵……就直接吐露了来意,乃是为了求和。而这求和的事…… 能令柴绍懵逼一下的,当然不是普通的求和……而是这使者传达倭国国主之意,还代倭国国主提出了一份协议——这协议便是倭国每年给大唐上贡,而请求大唐不要继续进兵……至于目前大唐占领的海港也直接“送给”大唐,以求大唐收了神通不要再进军了。 这情况一来,柴绍就有点傻眼了,因为…… 这使者不但是代倭国国主来传话,还带来了倭国国主亲自书写的信件。这信件通篇用工整的魏碑楷体汉字写成,通篇文辞甚至相当不错……而最关键的还是内容。 这倭国竟然保留了汉代赐给倭国的册封金印! 这就…… 搞得柴绍有点难顶了。 这倭国耍什么花招都行,但它把大汉抬出来……这却就麻烦了,因为…… 很简单,建立大唐的是一群什么人? 是关二爷的粉丝,这么一群人建立的,讲的就是重言诺轻生死那一套。 而作为关二爷的粉丝,这帮人当然也都是精神汉朝人——在当时那个年代是没有“民族国家”这种概念的,这是后世的威斯特伐利亚世界秩序的产物,但为何当时就有“汉人”之说?说白了,在没有民族这个概念的当时,人们是出于对大汉的追思而自称汉人。 甚至许多悄悄归化中原的鲜卑人在成为关二爷的粉丝之后,也纷纷以“汉人”自居。甚至于,在魏晋反复的篡权,玩弄权谋政治搞得民不聊生之后,起兵反晋的匈奴人刘渊也是打出了“汉”的旗号。 而柴绍……虽然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毕竟自己这么大岁数也是老司机了。但大汉在神州的地位太特殊了,个人没有包袱,却不能不考虑群众的包袱,不能不看群众影响。 这一下事情出现矛盾,柴绍也麻瓜了……当然,柴绍还是先招待了倭人使者,不过一转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