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楚明晖游历天下篇(五)-《云云古代悠闲生活》


    第(2/3)页

    这杨西山是他们村里村长的儿子,他好钻营,不敢于平淡,总想挣大钱。

    而且他爹身子骨越来越不行了,眼看就要从村长的担子上卸下来了,村长之位他们家不想让出来,就想让杨西山接着干。

    但是这事不是他们一家说了算的,村里还有几个汉子品行人缘都不错,拥护他们人也不少,到时候这村长没准是谁干呢。

    后来这杨西山就想了个主意,既能挣大钱,又能让村民都拥护他。

    啥主意呢?就是带着全村人挣钱,等到挣了钱,村里人都得了好处,还有人会不支持他吗!

    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京城的物件很贵,比他们那里贵了好几倍,他便想着,若是把他们这里的东西拿到京城去卖肯定能挣钱。

    越想越觉得可行,这杨西山就笃定了要到京城去贩卖东西了。

    思来想去的决定贩点布匹绸缎来京城卖,因为他听说这京城人过年的时候都要做新衣服的,人们裁衣服肯定要买布料的,他想趁着年底把绸缎布料运到京城,年根底下东西又贵,到时候准能卖个好价钱。

    拿定了主意,他就开始在村里挨家挨户的忽悠人给他入股了。

    这几年朝廷的政策好,农民的赋税低到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所以一般有点地的人家,日子过的都比以前松快。

    村民听说这杨西山拍着胸脯、打着包票说一定能帮他们挣银子回来,便有不少心动的,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入了股。

    这杨西山凑够了本钱,腊月初,便带着跟他关系不错的杨大石从他们镇上贩了一车的布匹来京城卖。

    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一路上抱着赚钱的念头,快马几鞭很是兴奋。

    可惜到底是见识不够,他们也不想想素来像布匹、绸缎这种东西都是在京城先时兴起来,然后才流传到大楚各个地方去。

    他们贩来的布料到了京城给人家绸缎铺子一看,人家掌柜的就皱了眉头。这都是好几年前京中的时兴的样子了,现在哪里还有人会买了。

    即便是有卖的都是当年剩下的物料底子,相当于甩卖,价格特别低。比他们从他们镇上进货的价格都低。

    杨西山开始还不信,认为是人家绸缎铺子的掌柜的看他们是外乡人故意压低了价格的。

    结果,年前他们跑了好多好多的铺子,得到说法都是一样的。

    这时候他们两个才着了急了,本来打算年前把布料卖出去。风风光光的回家过年的,现在东西却砸到手里了,人家大部分铺子都不收这种布料的,即便是有收的给的价格也特别低,要赔进去一多半银子。

    但是要是不卖的话,一进了正月,铺子都关门过年了,他们就更没地方去卖了。

    最后没办法只能在年底的时候,咬着牙找了一家给的价格相对高一点的铺子把东西给卖了,不过还是赔了一半的银子。三百两银子的货物,最后只收回来不到一百五十两。

    拿着这一百五十两银子,两人甚至都不敢回家过年,他们出门的时候可是跟村民打了包票会赚银子回去的,这些银子可都是村民们攒了多少年的家底了,有的甚至是给儿子娶媳妇的银子,这都叫他们赔进去,村民们怎么会放过他们。

    杨西山还是不死心想着用这一百五十两银子在京城再做点买卖来翻本,但是进了正月,大家都回家过年了。哪里还有买卖可以做。

    没办法两人只得在京城住下,想等着出了正月再看看有什么好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楚明晖出现了他们的视线中。

    这兄弟两人开始并不是住在楚明晖昨晚住的那家客栈的,那客栈最便宜的屋子都要一两银子一天。他们哪里住的起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