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节 天有多高 地有多厚-《明末有钱人》


    第(2/3)页

    姬庆文已然感受到了气氛的急剧变化,可他话既已出口,便没有收回的道理,只能将刚才的请求又重复了一遍:“臣请皇上赦免袁崇焕,作为交换,臣宁可不要这个爵位。”

    崇祯皇帝这才确定了姬庆文的要求,一张还带着几分稚气的脸上立即罩满了怒气,呵斥道:“好你个姬庆文。给你封爵,是朕的主张。你不知道,为了给你头上戴上这顶爵爷的帽子,朕同这几个内阁大臣不知撕撸讨论了多少回,顶住了多少朝野的压力和非议……这是朕的仁德,也是朝廷的名

    器。你倒好,拿它来做生意,同朕讨价还价来了,你还知道天高地厚吗?”

    天,也就是大气层,大约有一千公里的高度;地,也就是地壳,大约有十七公里的厚度。

    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姬庆文手边随便有台联网了的电脑、手机或者平板,只要花一分钟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天高地厚”了。

    可他现在所在的却是十七世纪的明末,手边既没有先进的设备,也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对抗封建皇权——至少现在是不行的。

    然而姬庆文却还是要在袁崇焕的问题上争辩一下,说道:“皇上,不是臣不知道天高地厚,实在是袁崇焕这人却有大才,虽有罪过却也罪不至死。因此还请皇上能看在袁崇焕曾经在战场上击毙过敌酋努尔哈赤的份上,先饶过袁崇焕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姬庆文话未说完,却被崇祯皇帝打断了:“荒唐,谁说朕要杀袁崇焕了?现在不过是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议罪而已,因袁崇焕乃是武将,说不定还要将兵部牵连进来一同审办。像袁崇焕这样重大的案子,审理起来旷日持久,搞不好明年科举发榜完毕,他的案件也未必能审得完。就算是审完了,到底如何处置袁崇焕,那也得由朕听其言、观其行之后再行定夺。现在审办袁崇焕一案,八字还没一撇呢,又哪里谈得上一个‘杀’字?”

    听到这里,姬庆文才发觉自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他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知道袁崇焕就是被崇祯皇帝杀掉的,故而在他心里已经默认崇祯皇帝定然不会放过袁崇焕,因此脱口而出便咬定崇祯必杀袁崇焕,导致其犯下了逻辑性的错误。

    可是姬庆文话已出口,改口已是来不及了,只能抖个机灵,抬起一碗脏水便往温体仁脑袋上泼过去,说道:“那是微臣失言了。不过进京路上,微臣不知听多少人说过,说是内阁温体仁大人,一力主张必杀袁崇焕,而另外两位阁老却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皇上,袁崇焕此人性格虽不讨人欢喜,可他毕竟同臣一起拜在孙承宗老督师门下,臣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位同门师兄遭难,因此方才才同皇上说了这几句发自肺腑的话出来。”

    姬庆文自以为自己这几句话说得十分圆满妥帖,却不料崇祯皇帝完全没接他的茬儿,反问道:“哦?找你这么说,孙承宗老师的主张,也是要赦免袁崇焕的罪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