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唐文会(三)-《医宰江山》


    第(2/3)页

    丫丫这时候看着莫非,顿了顿,面上似是显出一丝柔情,认真道:“他一直都很厉害。”

    丫丫说完后,不再说话。

    而身后的缪缪,目光中似有些许清明显出,但随即又恢复疯疯癫癫的状态。

    此时,看台上又恢复了喧闹的景象。但更多的人议论的则是那对疯子和那个黑衣女子的关系,又由黑衣女子推断,将矛头再次指向了莫非。看他们关系熟稔,难道莫非和那对疯子也有关系?众人的神情便凝结在一起,场间气氛诡异。

    随后,人群里有知情人士窃窃私语道:“听郑太医府上人说,年前的时候,这莫非还是长安临书街的一个小乞丐。因为身怀医术,误打误撞救了叶臣少年,这才进入沧海书院的医科任夫子。”

    “可是那个年前死去的郑太医?”

    “哎哎就是他。”

    众人听闻,恍然不悟。难怪莫非会认识那两个疯子,原来以前是同行啊。难怪他可以年纪轻轻就可以做夫子,原来是有叶家帮衬啊。

    不过这样一来,大家对莫非能通过选拔,就更持怀疑态度。

    寒门子弟吃苦耐劳,学习刻苦这点不假。但遍观长安才子,就会发现那些年少成名的才子绝大多数都是权贵子弟,如林木这种则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在门风严谨,府上诗书底蕴浓厚的权贵人家,这些年轻才子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利用。不管是耳濡目染,自小受诗书礼仪熏陶,还是延请名师,受先生启蒙引导,都为他们的成名成才奠定了很好地基础。

    如冷扶童这种年少聪慧的,依靠家族庇护,府上助力,轻而易举的去汉国拜中州第一儒贤游宰父为师,得以享受良好的教育。但要是一个寒门子弟,且不说你能不能从大唐去汉国,就算你去了,没有德高望重的前辈引荐,只怕穷其一生,连游宰父都未必能见到。

    这些道理,是人所共识。

    “他一个乞丐出身的小子,有什么资格能进选拔?”

    “就是说啊。不会是叶家徇私,为了报恩暗地里作弊吧。”

    “胡说八道!叶家那是什么样的门风,岂容你诬陷?我看极有可能是这小子,借助叶家的势力搭上了别人。不过哼哼!文会公试,只怕他就要原形毕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