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戏霸与反戏霸-《变身大明星》


    第(3/3)页

    现在底层的演员或者艺人大多数要一个组一个组的赶来赚积分赚自己的存在感。而有名气的演员则需要一个场一个场的用积分和名气换钱。很少有人会有时间去来参加一个所谓的戏前讨论会之类的东西,也很少有导演会这么干。只有在那个经费拮据的市场经济电影厂时代,演员都是厂里的员工,属于国家的,才会有时间有毅力,为了省钱和提升拍摄效率,在拍摄前开大量的会议,甚至演员之间配合着就把剧本过了一遍再去拍。

    因此当我们从各种炒作的光环跳出来回头看,整个华语电影历史,品质最高的电影其实是出自中国电影厂那最辉煌的时期。当然那时候虽然钱上拮据但是在用人上却非常奢侈。在老电影里,只要能出镜的都是电影厂的员工,不是演员就是真正懂得表演的行内人,试想一个车前爬过去的乞丐都是专业演员的电影吧。

    那个物资贫乏但是人力丰富的时代注定一去不返了。电影厂的时代其实其模式本身就是电影工业化的思维制作方式。因为他在资金拮据的时代为了节省资金设计了很多规定,本身就符合资本社会无论是电影工业合适其他工业的思维——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和开发利润。

    可悲的是当一群人反抗电影被电影厂把持,自己自筹资金玩的时候,同时也把电影厂里许多宝贵的经验给抛弃了,以至于到了如今影视业十分发达,热钱充沛的时候,想要塑造产业工业化的时候居然去找外国人,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外国的除了视效技术更加现金意外,其他工业化的内部制度流程和思维还都是老东西,而许多东西在电影厂时代咱们就实践过用过了。

    这种凡事都是外国的对,哪怕自己有也是没有的心里,大概是出于反叛者不想证明被反叛者有些事正确的从而被人认为自己的反叛是错误的心理。

    而施策要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点,他的资金实在不多,必须把大量的工作放在前期花钱更少筹备期上。

    如果在拍戏的过程中某个演员因为觉得这样死更哲学,他觉得有一枪崩了对方的心思。无论是这样改真的好,还是更哲学更合理,只要你没有提前打招呼或者跟整个剧组沟通,在拍摄的因为自己的灵机一动想要这样改那样改,那都属于戏霸。

    因为很简单,剧本早就给了,有意见早提啊,开始拍了又灵机一动了,又哲学伟大了,这除了浪费资金之外更加证明这货很大可能之前根本没有看剧本琢磨剧本,大量时间去用来圈钱去或者玩去了。

    所以某个伟大的星星导演兼演员在他自传的电影里已经表示出他在演路人甲到时候就有了成为戏霸的潜质。

    不要扣着为了艺术的帽子装无辜。

    然而现在绝大数的人都是发了剧本之后,好演员在家里自己琢磨戏,然后到剧组了之后直接开拍后发现,对面演员琢磨完全跟自己不一样,于是又得各种调整磨合。最后就是不知道谁妥协谁了,演出各种剧组宫斗。

    真正好的戏,是不存在某个演员突兀的技压群雄,整部戏成为他的舞台。他突出,他耀眼,是因为故事里他突出他耀眼,而不是演员本身。好电影是完美的均衡和谐。

    任何一个一下子让人不经过对比就觉得这里好哪里好,多好多好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事还是电影,全部是异类,剑走偏锋只求表现的异类。

    这就像是筷子,在没有刀叉对比观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种发明多么惊艳巧思,这就是他足够的均衡完美和谐,当初别人见到第一个用筷子的人大概反应也是哦一声,而不会多么经验,然而几千年下来,这一生哦下的东西依旧没有淘汰。

    所以很多艺术其实本质是异类之术。

    总之施策这个为了省钱而想的各种招数,也只能在一些不出名的艺人身上用一下了,能让丁微这么配合,他也是喜出望外,然后他很快就发现了丁微戏霸本质。

    各种想法乱飚,总喜欢临时改变主意,去尝试的人,无论他有多么艺术家,他都是戏霸。

    还好开了戏前会,否则这点钱说不定就被这位大小姐给任性没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