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伏道客-《世间自在仙》
第(2/3)页
“你觉得,这样的话,是对的?”
伏道客点头,“当然是对的。”
“既然你觉得是对的,我也就说一些,或许有些惊世骇俗。”
伏道客道,“你尽管说,我洗耳恭听,要知道,没有了上下尊卑,就是礼乐崩坏,怎能为圣贤而教化天下。”
杨晨环顾四周,说了出来。
这个贵贱尊卑的思想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它所宣扬的就是天子—贵族—臣—民这样的所谓尊卑观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称赞统治者关爱百姓的成语叫做“爱民如子”,称赞这样的官吏说是“父母官”,为啥不说是“爱民如父”呢?为啥不说“子女官”呢?
这里透露出的是什么信息呢?透露出的是统治者相对于老百姓骨子里高高在上的姿态。
即便他们关爱老百姓,但在骨子里面他们仍然是高高居于老百姓之上的,他们是“尊贵”的,老百姓是“卑贱”的。
《管子》第一篇的名字叫做“牧民”,这个“牧”字本来是指养牛的人,引申为放牧,再引申为治理。
这里一个“牧”字,就道出了统治者立场对待老百姓的本质态度——老百姓在他们眼里其实就是牛羊一般,他们治理老百姓,就跟放牧牛羊一样。
有些人动辄说大周是礼仪之邦,如今我却有着礼坏乐崩礼乐不存云云,殊不知,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尊卑有别,贵贱分明”,如果真要遵循这样的礼,那你是尊还是卑?你是贵还是贱?
长幼和尊卑挂上关系起源于父系氏族时期,在宗法制确立之后进入鼎盛时期。
根据宗法制,家族内部的嫡庶之别与国家机器等级关系联系起来,嫡长为尊,庶子为贱,进而确立嫡长的绝对权威,进而确立统治秩序。
这就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但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搞等级分别的观念早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如今社会,不应该有尊卑之别,但长幼之间的基本伦理,是应该讲究的。
第(2/3)页